在生活的道路上,我们只有展望未来,才能向前迈进,只有回首过去,才能理解人生。关于心得怎么写?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心得范文,一起来看看吧!
今年暑假,怀着期待的心情到我们市里的报社实习,在这宝贵的一个月的时间里,通过老师的帮助,我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为深刻地了解,同时也学到课本外的实践经验。这些收获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,使我受益匪浅。
第一天到日报要闻部报到时,心里有点忐忑不安,看到编辑记者来来去去的忙碌身影,不知该从哪里入手。随手在桌上拿了份报纸看起来。可是报纸总有看完的时候,无聊加透顶。指导我的老师可能因为有点亲戚的关系对我还是比较热情的,对我的鼓励和帮助。可能是因为自己性格的原因,没有跟其他老师进行很好的交流,其他老师的不冷不热让我有些压不过气来。在这方面,回家后我有过深刻的反省,但总好像走不出这个关卡。
从自身方面,首先,实习不是被动的学习,在实习岗位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,同时也要注意创造性的发挥,和实习单位多多交流,成功转换角色的方法。二是要给自己定好位,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,虚心求教;在新闻采访时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工作人员,爱岗敬业,严于律己,争取多写新闻,多发新闻,维护新闻的客观、公正。三是要多动手写,做记者必须腿勤,笔勤,一个新闻要跑上大半天,和不同的人打交道,然后组织稿件,同时自己要主动动键盘写稿。四是工作要认真扎实,做要做到最好,让读者能够更快更易得到最新的消息。
从新闻专业知识方面,我有几点感触:
一、对于新闻的敏感性
对于地方媒体记者而言,生活,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风平浪静的,缺乏冲突的,在平常甚至庸常的生活中去做新闻,似乎是很多记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。在这种情况下,记者的新闻敏感性、新闻发现力、判断力显得特别重要。
新闻源于“发现”,“发现”源于“敏感”,没有敏感,一切将无从谈起。新闻敏感从何而来呢?一要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,掌握各方面的丰富知识;二要广泛接触实际,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情况;三要学会比较,有鉴别才有发现;四要随时随地处于采访状态之中。
二、关于新闻题目
简练而贴切,要出彩。题目是新闻的脸面,倘若下一番功夫斟酌,推敲出一个精彩的题目,新闻将会更吸引人,更加具有传播效果,每次写完通讯、消息,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写标题。总是想写出一个出彩的标题,以至于很多时候普通的题目也在思维之外。遇到这样的麻烦,总是会把问题丢给老师。尽管已学过新闻标题的写法。
为此,我查了一下网上的资料,标题的要求第一个是准确,第二个是简约,如何做到新闻标题的准确与简约呢?现在一般性的标题,消息标题主要是以主题和辅题。为了方便现在繁忙的人群,消息的主题一般以实题为主,让读者能够很快的了解消息的主要信息。假若主题为虚题,也会加上个辅题,以提高消息标题的准确性。对于通讯一般也以实题为主,有时也会以虚题为主题。
三、关于通讯与消息的区别
在写人物通讯周汉高时,经老师指点在通讯的开头部分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,误将消息的导语强加到通讯上,写成既不像通讯也不像消息的样式,使得通讯的特点完全没有突出出来。通讯不需要把它的每个点都举出例子,要抓住重点来写例子,例子要简短而有力,将通讯的点归纳起来,抓住重点,将不重要的点结合到其他点上,事例要有针对性,且将事例简要归纳,有些事例可以一笔带过,有些事例用典型事例来写。
四、 关于会议新闻
会议新闻把握重点,首先将会议内容重点讲一下,接着是主要领导的讲话,再其次人员的讲话。主要领导的讲话要比其次人员的讲话详细,突出重点。其次再会议内容方面,讲清楚会议要求、会议目的。另外,关于会议的参与人员,如果是市领导,要讲清楚召开会议的人员,如果不是市领导,可以一笔代过,甚至省略不写,只要将出席人员、出席部门讲清楚。
对于地方报纸报道省级电视电话会议,首先记录的时候要抓住重点,谁的话比较重要就要主要记谁的话,对讲话也要技巧性地记录,抓住它的核心词、关键词。在写作的时候,要把地方的内容突出出来,省级不必重点写。
记者跑会议是不可避免的,但“泡会议”只能的来呆板的书面材料,“赶场子”也只能是蜻蜓点水,浮光掠影。拿来材料,鼠标一点,新闻一篇,大名一签,读者爱看不看丢在一边,有人形容这样的记者为“会议记者”、“材料记者”,会议报道再多,也出不了精品杰作来。
会议新闻的报道既“易”又“难”,容易的是,对会议新闻的报道只要按照“模式”行事:会议程序 出席会议的重要人员名单 领导讲话 会议主题的相关内容=会议新闻。这类模式会议新闻,审稿少麻烦,既轻松省事又有把握见报。然而这样的会议新闻“往往千人一面,枯燥无味”,成为读者不想看的新闻。要让会议新闻的报道“出彩”,则是老大难问题。
在这次实习期间,我跟老师共同合作了 篇文章,这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。这次实习让我增长了业务知识,体会到了新闻采写的艰辛,提升了自己的新闻素养,而且增长了见闻,锻炼了自我,为我接触社会搭建了平台。在新闻采写方面,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,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。实习不过一个月,回头看看,它几乎等同于我大学两年的宽度。我真心的感谢报社的每一位前辈,特别是手把手带着我的亚军老师。这段难得的经历,让我看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,必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。
在实习期间,我学到了很多东西,同时,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,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。在此,感谢报社领导给我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,感谢报社的老师给我的指导和帮助。
报社总编陈际阳重点强调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:“我们要办最权威的报纸,权威才是我们的特色。”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。办最权威的报纸是一个很难的目标,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和共同努力。为着这个目标,陈总编会上多次明确指出:“我们的.记者要敢于报道,要勤快,多收集资料做全面深入地报道。我们的记者要能够很明确地判断出新闻价值的大小,以此来正确处理稿件。”听了总编的话后,我是这样理解的。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。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:第一,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,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。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,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。第二,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。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,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。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。有损于国家、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。第三,要体察民情,关注民生,替老百姓说话,办事。第四,必须要有新的突破。这一点也是晚报特别讲到提出的。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,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,其实不然。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。
在实习以前,我通过学习已经接触了很多概念以及新闻规范,但是其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,自己根本不明白。比如新闻的定义、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,在跟秦彦学长实地拍摄报道时才彻底领悟。从中我学习到新闻摄影要多找角度,构图要饱满,拍摄照片中要讲究新闻元素,要考虑到照片的新闻价值大小等一些注意问题。
总之,我在这次实习中学到了很多东西,能够让我受益一生。我在实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,都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努力加以改正,使自己今后更好地发展。
7月16日,我和几个团友一块儿来到x报,到达时已9点多了,招待我们的是办公室的郑主任,她耐心地向我们介绍了报社的主要活动安排,又带我们认识报社总编、副总编和其他的记者。由于时间关系,这一天已没有什么采访活动了,她就安排我们在阅览室熟悉报纸。
第一天很快就过去了,我们并没有学到什么新闻知识,但办公室记者亲切友善的待人接物,和谐友爱的工作氛围,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,我决定不管有多么枯燥,我都会努力在这里坚持下去。
由于x报的专业性,我们可采访和参加的活动比较少,很多的时候都是针对东风的人和物,我们大多不懂,只好“袖手旁观”,对于社会新闻,一般只有周末版块才用。这样一来,我们就只好在阅览室呆着。时间久了便觉无聊,指导老师看出了我(公文有约)们的心思,就让我们自己出去采写新闻,找新闻点。于是我们便多了一些事情可做,同时可以提高新闻敏感性和职业道德。
但事情总有不尽人意,在x报实习的学生较多,有郧医的,有湖南师范大学的等。他们几乎都是大二或大三的新闻专业的师哥师姐,我们几个“冒牌货”在新闻专业用语和获取新闻方面都比他们差很多,再加上指导老师考虑到大三的专业师哥师姐们面临着就业问题,平时给他们提供的锻炼机会就多一些,这给我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。
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,以后的每天早晨,我们提前一小时到报社,主动找指导老师询问有没有采访任务,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,实在没有,就向教师请教一些新闻采访与写作的问题,同时在阅览室看一些与新闻写作有关的杂志,重要的部分还特意记在采访本上,我们的执着与主动获得了指导老师和主编的好评,我也体会到:只要勤问、勤学、勤做,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在与指导老师相处的日子里,我渐渐认识到做一名优秀的记者是不容易的。记得有一次x公司召开稳定工作会议,会议在下午2:15开始,指导老师要求我们必须在2:00之前到达会场,会议持续了三个多小时,暑天的沉闷与燥热使人由内到外都极其难受,但记者们丝毫没有中途退出的意思。散会时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,我们都没有带伞,也许是时间观念的“驱使”,记者老师毫不犹豫地冲进了雨林,我们却躲在后边不走,等回到报社时,发现记者们已穿着湿透的衣服开始工作了。当我们将这一次的新闻稿慎重地交给指导老师时,他一脸严肃地说:“开会时不是明确强调这次会议的内容不准让媒体报道吗?”我们为自己的不认真顿感惭愧。事后我才体会到:记者们在享着“无冕之王”的称誉背后还经历着多少辛酸,担负着多少社会责任。
报社里有一位姓黄的前辈,七十多岁了,对报纸却还颇有研究,他时常对我们传授新闻写作的经验,他说:“新闻归根到底还是文字活,一切奔波最终都要体现在字面上才算数。”他列举了一些因用词不当而闹出的笑话和差错的新闻案例,告诉我们用词造句的重要性,并说:“现在的大学生啊,语言文字普遍不如以前好了,所以你们要多学多记,多理解,学一学文言文也是必要的。”在走访黄前辈的办公室时,我们发现黄老的办公桌上有好几本中文词典,陈旧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名人名言,成语解释和有问题的新闻例篇,对应的分析评论等。我们由衷地感到博学的重要性。我想: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应该作为这次暑期实践的结束语。
报社也不是一直都忙于工作,有时记者们也会带我们去七楼打球,这给我们的实践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。
忙碌而有趣的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,拿鉴定表那天,我们有些不舍,向各位记者道别之后,我们又回到阅览室,翻阅着各种资料直到下班。我不是学文的,更不是学新闻专业的,却有幸在x报学习,是我的兴趣所投。如今,回首实践的一个月,我觉得自己受益匪浅:
第一,我觉得自己在新闻采访与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,这为我做好新闻部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。我提炼了几条新闻写作技巧:首先,必须树立新闻价值永远最重要的观念;其次,也还需注意稿件的质量。尽量少用“的”“了”等口语化的字词,追求语言简洁;另外,对于新闻事实的选择要“敢干放弃”;最后,也要注意写作上的模糊用语和精确表达的选择,使新闻更具说服力。
第二,报社记者的勤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。他们有时为了赶时间,就把饭带到报社吃,中午干脆在办公室睡觉,有时也长时间见不到他们,那是出去采访了,我不禁想起一句话:“新闻不是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捏造出来的,必须出去跑,只有到处跑,才能发现新闻。
第三,编辑老师认真、严谨的从业风格也使我深受影响,认真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。
一个月是短暂的,却有着许多珍贵的经历和美好的回忆。此时拿起一份《x报》,定会有另一番感受,因为那里曾经有过我的足迹。我似乎能够感觉到每一篇报道中记者们为此留下的汗水,我开始看重,珍惜《x报》了,是它,伴我走过了这个美好的、充满回忆的报社实践生活。
20_年_月,我在_报社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,因为我是新闻媒体专业的,所以这次实习对我十分珍贵,实习的时间里,我受益匪浅,不仅熟悉了报社工作的各个环节,掌握了记者采写的工作方法,而且在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,深化了我理论知识,下面就是我的实习鉴定。
实习期间,我被安排到机动部跑突发(社会)新闻。从此,我开始了和大学生活迥异的记者生活:准时上班,有时上午在宾馆采集会议新闻,但下午已经在农村采访斗殴的双方;加班更是家常便饭,有时候晚上10点钟还有采访任务……
由于我们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理论课的学习,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,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,对社会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。但是,每次有新闻线索时,我的指导老师都带我到现场,回来后让我自己写稿子,然后耐心给我修改稿件,并且告诉我应该注意的问题。到后来,老师就让我自己去采写新闻,自己找新闻点。我的实习指导老师也经常帮我分析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。有付出便有回报,实习期间,我发表各类稿件共计52篇,同时我的新闻敏感性、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,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。
实习的一个月很短暂,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,我开始亲身体会到做一个好记者究竟该需要哪些素质。
首先,实习时要给自己定好位。在实习中,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,虚心请教;但是在做新闻时,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报社一员,爱岗敬业,严于律己,争取多写新闻,多发新闻,维护新闻的客观、公正。
其次,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拓展知识面,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。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,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,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。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,多读,多学,为将来投身新闻业做好准备。
再次,做一个好记者必须要有职业道德。做一个记者不难,难得是做一个好记者。在报社实习期间,常常有群众到读者接待室找我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,他们总是十分热心却极其无奈。很多老百姓办不了的事情,比如说包工头厂拖欠工资,消费者权益没有得到保障,记者只要一句话一个电话就能给他们解决。我发现,为老百姓说话就会得罪很多单位,但是,记者是个需要爱心的工作,只让小部分人说好不是好,只有让老百姓说好才算好。
最后,做好记者需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,尤其是机动记者。当有紧急事件发生时,如果你的节奏很慢,那么当你到达现场也许已经人去楼空,一无所获。这样,一条重要新闻的现场性就会变得很淡。甚至,报社会在和同城对手的竞争中落在下风。
这次实习时一次理论和实际的结合,是我深入社会、体验社会的最好经历,不管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,都会有很大的影响,所以我非常感激在实习过程中帮助我的每一位同事!
恍然之间,在江西日报实习的日子已经结束,却依然清晰地记得在江报的点滴:每天早上分发报纸、跟着老师出去采访、坐在电脑前写稿……历历在目。对于在报社实习,个人觉得经验不算很丰富,但却是我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,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及身边实习朋友的所见所闻,我来说说这两个月的收获。
首先在认识和态度上,要认识自己、认识报社、认识报纸,要有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。认识自己,即看看自己究竟适合于哪种风格的媒体,做任何事兴趣很关键,对某份报纸的兴趣也能成为一个积极努力的因素;认识报社,即对该报的背景和最新动态有所了解,这对于以后的实习生活或多或少有作用;认识报纸,即要知道报纸的整体宗旨、风格,版面排版设置、记者编辑等都不能落下;态度,即要保持积极进取、努力刻苦的学习态度,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,有正确的态度可以化解各种困难。
其次在礼仪举止上,对师长要尊敬有礼貌,个人行为则要落落大方。从进入报社到办理相关手续到正式在报社实习,整个过程都要有规范的言行。到了所在实习部门,不管是否认识,要主动跟记者打招呼。给各位老师留下第一印象,良好的首因效应是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,做好这一步,实际上就意味着你已经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开头。
之后便是自己的实习生活了,你必须熟悉自己报社的日常运作流程。就拿我经历的来说,每天早起是一个很不错的决定,这样可以从我们部门的收发室拿到报纸,然后分发给主任和记者。试想一下,对于一个媒体人来说,每天可以尽早享受到“精神食粮”是件多么开心的事情。
很多实习的同学认为呆在报社很无聊,每天都是坐着看看报或者是在记者电脑上上网,周而复始,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。对于一个刚来的实习生,记者老师们对你的了解还不够,不放心把一些采访报道任务交给你做的,而你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处理好每一个细节,积极主动地跟记者老师交流一些想法,谈谈自己在学校的一些经验,让记者老师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你。多给记者提供新闻线索也是一条拉近与记者老师距离的好办法,这样他就会重新认识你,给你更多的锻炼机会。
刚开始是跟随记者采访,这是学习的最好机会,不管是会议新闻、突发事件还是人物采访,都可以学到在课本和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。看看记者老师是怎样完成采访、写稿等工作的,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忘换位思考一下,如果是自己该怎么处理,在老师疑惑或者有遗漏的时候适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,这都有助于记者老师更好的了解你。相信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努力,就很有可能获得更多的采访写稿的锻炼机会了。总之,能成为记者老师的得力助手,实习任务就成功了一半。
进入报社实习就已经说明你是报社的一份子,尤其是自己单独出去采访,更应该做到不卑不亢,不能损坏报社的荣誉,也不要丢掉自己的自信。试想你的采访对象面对的是一个没有自信的记者,又怎么可能认真配合你的采访呢?只要好好准备亦或是做到随机应变,都能把任务圆满地完成。
作为一个新手难免会犯错,不必太担心犯错,否则容易畏首畏尾,工作做不好。遇到不懂或者疑惑的地方要大胆地向记者请教,不要硬着头皮不懂装懂。只有勇于面对错误,及时认识到差距才能更好的改变自己,缩小差距。
给你一个新闻线索,要做好充分的准备,采访前恶补相关知识,记者需要有全面的知识,这一点也不假,不能算精通,但至少都能略知一二,这就是一个记者最基本的素质。在采访过程中,针对一些比较专业的名词都可以大胆地向专家学者请教,对于存在疑惑的问题也可以在采访结束后作进一步的了解。做人物访谈更要有一个充分的准备,不要小到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去提问,这样会显得你不认真、不专业,寻找共同的话题是营造良好采访氛围的好方法,你还可以根据采访环境来做更进一步的访问。采访结束后不要急着离开,留下对方的凯发公司的联系方式很重要,这对于你写稿时进行查缺补漏是一个合理有效的善后环节,不要让自己陷入谈话已结束,问题还没弄清,而采访人已不在的尴尬局面。
我们要平静对待实习期间的寒冬,不能过于担心自己没有发稿机会,在遭遇寒冬期间,也要积极完成老师给的任务,积极寻找选题好好锻炼。
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,时间长了都会感到厌烦和苦恼,但是必须学会去调整。也许你是兴趣使然,但是长时间的重复工作也必然引发疲倦,调整很重要。记者其实是一个很新鲜的工作,因为他每天都可以接受很多信息,可以了解很多社会最新动态,当自己心情不好可以尝试重新布置下办公环境、与别人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等等,这都是很好的减压排压的方法。当然,这也要因人而异,我觉得自己每天在报社的工作都是新鲜的,因而没有感到过厌烦。但是不排除时间过长带来的问题,我觉得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情是应对工作情绪的很好办法。
无论以后是否会从事这一行业,多一个朋友都会对你的发展有所帮助。尤其是记者的交际圈子很广,也许能给你的求职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。准备一些花费不大的小礼物,心意最重要,在我实习结束前,几个实习的朋友送给每位文体部主任、记者一副卡通手绘画“江报文体部一家亲”留作纪念。
实习结束仍不忘适时的联系,有好的新闻线索也可以再次跟记者们联系,拥有很广的人际圈、新闻源是记者又一个必备的条件之一。要相信态度决定一切、细节决定成败。